發布時間:2023-03-02
瀏覽次數:29
超短波**機是利用超短波的高頻電能作用于人的肌體進行**的儀器。對人體*多只有微熱的感覺,因而能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適當加大劑量對深層患部進行**。通過電容電極和感應電極將高頻能量有效傳遞到關節和組織,選擇斷續、持續或脈沖輸出模式達到**各種疾病的目的。電容及感應電極分別對淺層、深層組織具有較好的**效果。
常用超短波頻率為40.68MHz、50 MHz,輸出的電流波長為7.37m、6m。超短波**機是物理**的基本儀器之一。應用超短波電場**疾病的方法稱為超短波療法(ultrashort wave therapy)。超短波波長比較短、頻率較高,多采用電容電極**。超短波電流很容易通過絕緣的電介質,故**時電極不必直接接觸皮膚。本產品的工作頻率40.68MHz、50MHz,儀器操作方便,性能穩定。
產品分類
按照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管理分類管理,根據2017版《醫療器械分類目錄》管理分類,超短波**機屬于09物理**器械中的09-07-04高頻**設備,管理類別為II類。
工作原理
超短波**機是根據用戶在液晶觸摸屏上面所選擇相應參數,然后把數據傳遞單片機主板,單片機根據數據做出相應的分析,并進行數據處理,通過電子管信號反饋,進行高壓調節,然后控制驅動控制板做出相應的工作。
超短波**機是利用超短波的高頻電能作用于人的肌體進行**的儀器。設備通過電容電極輸出能量,將患部置于電極之間,在高頻電場的作用下,使病變部位的分子和離子在其平行位置振動,并互相摩擦而產生熱效應。這種熱效應使患部的表層和深層組織均勻受熱,能增強血管通透性,改善微循環,*****,加強組織機體的新陳代謝,降低感覺神經的興奮性,從而達到止痛目的。
作用機理/生物學效應
1、對人體組織的穿透深度:其電容場法作用可達深層肌肉和骨。
2、熱效應:生物體內有導體和不良導體,前者靠電子及離子的移動產生電流,后者靠偶極子的取向運動產生電流。在超高頻電場作用下,以偶極子取向運動所產生的電流即位移電流為主。偶極子在取向運動中,迅速轉動,互相摩擦并與周圍媒質相互摩擦,產生熱量。超短波在不同的生物組織中的熱效應是不相同的,如脂肪層中的產熱量較肌肉層為高。中等以上劑量的高頻電流主要產生熱效應。
3、非熱效應:小劑量及脈沖高頻電流的**作用為非熱效應又稱高頻電磁振蕩效應。在超高頻電場作用下,生物體內所產生的位移電流小到不足以產生熱效應時,體內離子的移動,偶極子和膠體粒子等的轉動,擺動和振動仍可引起相應的物理和化學變化,產生非熱效應。病人雖無熱感,但機體組織仍會產生一系列明顯生物效應,對急性炎癥產生**作用,促進神經組織與肉芽組織再生。
產品優勢
01)觸控操作,簡單方便,管理系統智能化
02)工作頻率40.68MHz±1.5%
03)輸出功率50W/200W*大,適用可選多部位
04)輸出強度多檔可選,并連續可調
05)三種射頻輸出模式連續波、斷續波、脈沖波
06)高清真彩液晶屏,參數和設備狀態全程實時顯示
07)具有一鍵開機預熱、**模式、輸出強度,啟用、暫停、停止等快捷鍵
08)液晶觸摸人性化按鈕設計,具有操作提示音、輸出提示音、結束提示音等
09)大功率晶體管和真空電子管,輸出穩定壽命長
10)流線獨特外觀設計,具有科技感
11)多種型號,滿足不同醫療機構選擇
超短波臨床應用及適應癥
臨床廣泛應用于增強血管通透性,改善微循環,*****,加強組織機體的新陳代謝,降低感覺神經的興奮性,抑菌、**、止痛、解痙、五官及各部位的輔助**,促進血液循環和修復,增強機體免疫力的**目的,對腰椎退行**變患者的疼痛、腰椎前屈活動度和患肢直腿抬高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。
超短波**能產生明顯的熱效應。非熱效應對急性炎癥的消退效果明顯;
運動性創傷:軟組織肌肉損傷、挫傷、擠壓傷,各種韌帶拉傷、斷裂等
消化系統疾?。喝缥改c功能低下、潰瘍病、膽囊炎、胃腸痙攣等;
軟組織、五官和內臟**的急性、亞急性炎癥和慢性炎癥急性發作;
疼痛性疾?。喝缰車窠洆p傷、神經炎、**、偏**等;
婦產科:急慢性陰道炎、附件炎、原發或繼發性盆腔炎、人流后子宮恢復、卵巢囊腫等;
神經內科:面神經炎、肋間神經炎、各種原因引起的末梢神經炎、神經損傷后的修復等;
外科:乳腺增生、乳腺炎、急性蜂窩組織炎、切口**及促進傷口愈合等;
皮膚科:皮膚潰爛、帶狀皰疹、糖尿病并發癥“糖尿病足”。
軟組織、骨關節疾病,如軟組織扭挫傷、骨關節炎、骨折愈合遲緩、頸椎病、腰椎病、關節積血或積液、肩周炎等...
超短波應用科室
外科、神經科、五官科、針灸科、推拿科、疼痛科、康復科、燒傷科等以及基層全科診所。
效益分析
**時間15分鐘,一個小時4個病人,每次**收費20元,一天8小時按6小時計算可收益480元,一個月按22個工作日計算,可收益10560元,一年12個月收益126720元。
免責聲明:本文系網絡轉載或改編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版權,請聯系刪。